首页

宝儿踩踏

时间:2024-06-03 00:57:46 作者:2024年福建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 浏览量:12109

  中新网南平6月2日电 (张丽君 魏剑生 魏永青)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2024年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2日在建瓯启动。

  共赏千年技艺、传承非遗之美。开场式上,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活动引得游客连连赞叹。难得一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瓯挑幡、南平南词、邵武傩舞悉数登场。融合了伞技、点茶表演的茶戏共韵《北苑贡茶之歌》,让人感受到非遗文化共生共荣的魅力。

活动当日学生们沿街诵读《朱子家训》。魏永青摄

  活动中,可见建州古琴制作、金银器制作、建安盏烧制技艺,建瓯弓鱼,浦城剪纸,松溪版画、湛卢宝剑等非遗项目,饱含非遗传承人巧妙的构思、匠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的展示互动,让大家感受亲眼所见和触手可摸的非遗魅力;还有令人惊喜的建州美食,建瓯板鸭、光饼、扁肉、豆浆粉、福矛酒、东游芋饺等传统美食项目,用煮、蒸、熏等手法,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非遗传承人精心制作而成特色非遗美食,让广大市民感受随口可尝的满足。

体验松溪版画制作。魏永青 摄

  活动采用展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出南平域内60多项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建瓯还组织700多名小学生参与展演,超3000名小学生参加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亲身参与、体验、感受家乡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着重培养“非遗小传人”,全面增强新一代对“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表演傩舞。魏永青 摄

  建瓯作为南平文化大县,脱胎于千年建州,福建的“建”就来自这里,历史上为郡、州、府、路、道之治所,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多年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勤劳勇毅、智慧风雅的建州人民,创造了底蕴丰厚、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平347项非遗项目中,建瓯就有7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1项,成为闽北群星璀璨的非遗谱系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建”文化源远流长的鲜明见证,拥有着独特且令人沉醉的魅力。

  近年来,乘着文旅经济发展的“春风”,建瓯市坚持以非遗激活文旅产业新动力,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内涵阐释、活化利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汽车再掀智能化浪潮 跨国公司加速本地化研发

如今,港澳居民往返内地更方便了。邝美云认为,普通市民来说也要积极配合各关口海关等的相关查验举措,互相体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大湾区成为更宜居、旅游吸引力更强的地方。

人民论坛网评 | 盛美绽放新时代巾帼芳华

近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实施了数百个清洁能源发电和电网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以中企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为例说,这座于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超7600万千瓦时,可满足7万户家庭共计38万多人的用电需求。他表示:“非洲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增加了当地电力供应、改善了能源安全,还为非洲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福建:非遗奇妙夜精彩上演 客家传统文化集中展示

谈及中方为何在合作中重视航天技术转让,高绿化表示,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这也是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基本理念。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中国航天的国际合作,既注重‘授人以鱼’,更注重‘授人以渔’,中国航天愿继续与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山西将深化与RCEP国家区域合作

上海市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专题,汇总关于外籍人士支付的相关信息,方便用户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内容。点击网页,第一栏便是“如何像本地人一样支付”,包含英文版视频和文字解释,步骤清晰。上海市还部署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场所开通外卡POS机,优化境外游客支付服务。

民航局:2023年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3个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正义斗争。中国高度重视反恐怖工作,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