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丝脚踩踏视频

时间:2024-07-09 00:06:22 作者: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组团中期总结会在宁夏师范大学举行 浏览量:50610

  中新网固原7月8日电 (记者 李佩珊)7月7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组团中期总结会暨教师教育论坛在宁夏师范大学举行。

会议现场。宁夏师范大学供图

  2022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1+M+N”的方式形成10个组团,分别由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4所双一流省属师范大学牵头,联合30所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协同参与,共同对32所地方师范院校进行帮扶。其中,湖南师范大学牵头,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参与,重点支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怀化学院、宁夏师范学院,为欠发达地区院校及所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注入新动能,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组团帮扶新路子。

  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开展的新机遇下,宁夏师范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组团内各高校双向奔赴、互助共赢,有效提升了学校发展质量和办学水平。据统计,宁夏师范大学先后选派160名师范专业本科生和教育硕士赴牵头与帮扶高校开展一学年或一学期的访学。同时,宁夏师范大学教师巧借组团智力,共同开展科学研究。5项东西部科技合作专项获得立项,争取课题经费超390万元。两年间,宁夏师范大学在申报科研横向项目、申报校级重点实验室、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学硕点、国培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均受到了帮扶院校的支持协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代表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组团肯定了两年来组团协同提质计划工作。他表示,湖南师范大学组团坚持“需求牵引、精准帮扶、交叉协同、有所侧重、任务驱动”的原则,帮扶模式特色鲜明,牵头高校和参与帮扶高校不断扩大辐射范围与影响力,助力重点支持院校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湖南师范大学组团成员将继续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开展跨区、跨校的科研合作、虚拟教研,在聚焦重点帮扶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融合,开创互鉴互补、共建共赢新局面。要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双方将主动对接社会需求,进一步发挥牵头高校、参与帮扶高校教师教育及支撑学科等方面优势,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实践基地,助推重点支持院校建设高水平附属学校,构建师范院校与区域内基础教育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增强服务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双方还将充分借助组团内各高校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内涵,继续锻造红色育人品牌,借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等平台,持续凝练升华红色文化内核,进一步擦亮“红”的底色,让红色根脉厚植人心。

  宁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宏伟表示,以湖南师范大学为牵头高校的各兄弟院校曾在宁师全力冲刺更名大学目标的关键阶段,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在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访学交流、干部双向互派、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精准帮扶、悉心指导,助力宁师如期更名大学,树立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成功典范,结下了“湘闽宁”兄弟院校间深厚的山海情谊。希望牵头高校和参与帮扶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帮助宁师大尽快啃下“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硬骨头,助力全面提升办学综合能力与实力。

  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组团中期总结会召开的同时,教师教育论坛同期举行。与会人员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宁夏师范大学及附属中学教师教育研究发展水平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展开了深入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合肥一架飞机坠落,金鹰俱乐部:暂时让停业整顿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平均海拔3300米,是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在青海打造的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核心工程,也是中国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

守护民间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是欺凌方而庆幸,觉得他将来不会吃亏。”孙锦露提到,暴力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增强的过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间,未来进入社会,欺凌者就有可能做出更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涉及刑事犯罪。

时政微纪录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正当时

空中,无人机抵近侦察;地面,战车马达轰鸣……新春时节,记者来到陆军某旅演训场采访,硝烟弥漫中,一场空地协同火力打击训练正在进行。

三部门联合发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

针对未成年人权益全面保护不够的问题,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涉少刑事案件,根源无不在于家庭、在于学校、在于社会,初期多以涉少民事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有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孩子失去父亲、母亲,成为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成为困境儿童,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做好心理评估干预、加强司法救助等工作;变更抚养纠纷往往伴随探视的不顺畅,甚至出现抢夺、藏匿孩子的情况,会导致对孩子的二次伤害,要加强社会调查、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比如,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的家事案件中,父母双方离婚,抚养孩子的一方因工作原因,在未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带孩子迁居至外埠生活,双方矛盾激烈,就孩子抚养问题诉至法院。法院没有轻易下裁判,而是多方做工作,最终促成最有利于孩子的方案:双方分段共同抚养、共尽义务、共担探视成本、递进抚养费用,一揽子解决了异地抚养等问题,不仅化解了父母矛盾,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离婚案件往往伴随激烈的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对父母双方开展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协调学校关注孩子的成长,等等。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2023年5月,最高法院党组经认真研究,决定将研究室、刑一庭、民一庭共同组成、分工负责的最高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整合为“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依托民一庭开展工作,统一负责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目的就是要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人员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要同时关注民事、行政权益维护、刑事犯罪预防和惩治以及公共利益维护等。“三审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面保护、及时保护,做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方面,通过“穿透式”审判,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线索,及时解决甚至一揽子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拖大,努力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把所有问题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可有效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端,有利于对案件的全面把握和公正处理。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当事人要进行提示,提示他们要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关注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要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抚养、探望、财产等事宜;同时提示当事人如果不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不履行监护责任可能带来的后果。目的就是想通过司法保护助推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敦促父母履行监护职责,将父母离婚对子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防止未成年人因缺失父母关爱而违法犯罪,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关口前移。在人民法院设立少年家事审判机构,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助推司法保护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有机融合,这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制度建设,十分必要、重在推动落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