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伊轩女王百度云

时间:2024-06-02 14:45:56 作者: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浏览量:80145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尹倩芸)伴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各行各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正大幅增长。中国信通院企业数智人才标准特聘专家、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梅杰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提到,如何让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人能应用数字工具进行产出,是当前企业培养数字人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在近日举行的帆软北京用户大会上,多位企业代表及数字化转型专家也就数字人才等话题,进一步探讨企业数据价值及如何让数据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可持续农业与粮食安全项目研学班南宁开班

在民革中央的指导帮助下,纳雍制定了《统一战线参与共建示范产业园实施方案》,编制了《纳雍·天河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2022—2025)》。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隐形加班”也引起了一定关注。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认为,首先,“隐形加班”挤占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以及社会、家庭生活时间。其次,随时联系的状态使劳动者长期处于不能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压力之下,给劳动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劳动者生活质量。再者,“隐形加班”往往不被认为是加班,公司不支付加班费,损害了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今天看“浙”里!《新千里江山图·潮涌浙江》如诗如画

4月9日电 国新办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在会上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就网络打赏、网络直播营销、在线预定、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开展调研,下一步将通过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制定司法政策等方式不断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

中方: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1947年2月28日,台北烟草专卖局缉私警察殴打贩卖私烟的女烟贩激起民众愤慨,从而引发全岛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运动,史称“二二八”事件或“二二八”起义。

官方发文: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高额罚款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各类市场主体都在奋力拼搏。”卢进委员提到,“我曾经到湖南的一家企业去参观,这家企业每6分钟就能生产出一台挖掘机,每7分半钟就能生产出一台高空作业机。在这里,我们要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喝彩、点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