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高跟鞋踩着男奴调教

时间:2024-07-09 02:34:01 作者:87年,历史不忘,我们不忘 浏览量:21781

“河桥残月晓苍苍

照见卢沟野水黄”

位于宛平县城西侧的卢沟桥

以“燕京八景”之一的

“卢沟晓月”而闻名

每到月夜

皎洁的月色洒在永定河水面

呈现出“一天三月”的别样景色

游人在卢沟桥拍摄中秋圆月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然而这份宁静

却在87年前

被响彻夜空的枪炮声打破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演习

夜间

日军借口有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严词拒绝

日军遂包围宛平县城

在双方交涉谈判之际

日军暗中集结兵力突然进攻

向宛平城发起猛烈炮击

被日军炸毁的宛平县城

郑福来老人

是“七七事变”的亲历者

那一年,他刚刚6岁

在他的回忆中

密集的枪炮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爆炸就发生在他家附近

前一天还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亲切的乡亲们

还有很多参与战斗的战士

……

都没了

“七七事变”亲历者郑福来生前在卢沟桥讲述抗战历史 原梓峰 摄

1937年7月8日

日军发动三次进攻

都被中国守军顽强击退

弹药耗尽

中国守军就抡起大刀展开肉搏

两个排、80余位中国守军

全部壮烈牺牲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也是在这一天

中共中央发出通电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永定河畔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天地同悲,山河恸哭

炮火野蛮地摧残着宛平城墙

但将士们视死如归

以血肉筑起长城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

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下达命令:

“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不得退后一步”

第二十九军132师师长赵登禹誓言:

“军人抗战,有死无生,

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1937年7月28日

日军发动总攻击

进犯由佟麟阁、赵登禹

率军守卫的南苑

在战斗中,佟麟阁被机枪射中大腿

但依然坚持带伤率部激战

直至头部中弹

以身殉国

在佟麟阁牺牲后

赵登禹奉命指挥部队集结准备反击

但在集结途中遭到日军伏击

赵登禹在冲向敌阵时胸部中弹

壮烈牺牲

日军占据宛平城后留下的照片记录

“七七事变”

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中华儿女团结一致

投身抵抗侵略的艰苦斗争

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115师某部的机枪阵地

平津沦陷后

日军继续向中国腹地进攻

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但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

一步一步粉碎了

日军企图速战速决的痴心妄想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2024年的今天

“卢沟晓月”风光依旧

只有弹坑累累的宛平城墙

还在无言地诉说着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

宛平城墙上的坑孔。有一位老人说,这就是当年“七七事变”日军炮击宛平城留下的弹孔。上官云 摄

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

神州大地遭遇的空前浩劫

英雄儿女奋起的不屈抗战

中华民族赢得的伟大胜利

历史不会忘记

我们不会忘记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中国军网、人民网、新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视点】未来产业已在路上,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

成都4月12日电 (记者 贺劭清)WCBA赛事管理方、中国篮协全资控股的深篮体育公司12日对内蒙古农信篮球俱乐部开出罚单,罚款5万元并取消评奖资格。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在潍坊高密市,随着天气转暖,“蛰伏”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赏春看景、运动健身,集运动健身和娱乐休闲与一体的户外空间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中下游形成

诸葛宇杰从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港务工程公司担任施工员,其后历任主任助理、副主任、第四分公司经理等职位。出任上海港务工程公司总经理时,诸葛宇杰才28岁,是当时上海港最年轻的企业当家人。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实际上,近期记者在走访中也注意到,无论从省到市或是县区,各级都在保障民众财产安全,提升防诈骗意识方面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州庆云县农商银行组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相关培训,用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提升员工防金融诈骗敏感度;充分发挥网点大堂经理等岗位职能进行普法宣传等。针对未成年群体,该县不断组织开展“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学龄前儿童学习和了解金融知识,帮助未成年群体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中方代表呼吁俄乌冲突双方早日停火 开启和谈

长春3月2日电 (记者 郭佳)“建立大型人群队列对国家整体医学研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且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从而持续产生改变卫生政策及临床实践的高水平研究证据。”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受访时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