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晴女王s

时间:2024-06-02 16:10:35 作者:总台海峡时评:搞“台独”破坏ECFA实施基础,赖当局是“害台”罪魁祸首 浏览量:41409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5月31日指出,赖清德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和经济“脱钩断链”,严重破坏两岸协商和ECFA实施基础,是大陆有关部门不得不进一步中止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的根本原因。事实再度证明,搞“台独”就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赖清德当局是“祸台”“害台”罪魁祸首。

  破坏两岸经济合作、损害岛内企业和民众利益的元凶是“台独”。自2010年6月,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签署ECFA以来,大陆对台湾进口产品实施关税减让政策,惠及大量台湾中小企业和民众。但民进党当局为“反中谋独”,长期违反ECFA相关规定,单方面对大陆采取歧视性贸易限制。去年底大陆宣布中止ECFA项下12个税目产品关税减让予以警示后,民进党当局不仅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还变本加厉,阻挠破坏两岸经济正常交流合作。为捍卫两岸经贸往来的互惠互利和公平正义,大陆不得不再次出手。目前,ECFA项下146个税目进口产品关税减让被中止,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

  “台独”剧毒,搞“台独”只会祸害台湾。赖清德上台伊始,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发出谋“独”挑衅的危险信号,严重破坏两岸协商和经济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必将进一步冲击两岸经贸,引发葬送台湾经济发展的“骨牌”效应。除了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中止导致的台湾出口和投资受到冲击,相关企业发展也将受到影响,产业竞争力将大幅降低,台湾整体经济将遭受重创。越来越多岛内民众认清“台独”之害,有台商愤怒表示,赖清德搞“台独暴冲”让我们深受其害;还有岛内业者高呼,“台独”当道,台湾没有前途!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大陆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始终对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持积极态度。希望广大台湾同胞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台独”,与大陆同胞一道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

  来源:“看台海”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马来西亚评出今年“十大候选年度汉字”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日本正式通过2024年度预算,其中防卫费达7.9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创下历史新高。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金壮龙:目前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超5000家

记者从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部门了解到,目前,该园现有“龙”植物180余种,其中,龙血树生长很缓慢,但很长寿,可达8000多岁。龙舌兰的名字里也带一个“龙”字,其花茎粗壮,开花时犹如竖起了金黄的桅杆。除了观赏,龙舌兰还具有经济、药用及食用价值。

年轻选票如何争取?国民党在努力

同时,最高检贯彻落实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协同保护意见,加强深度协作。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主题,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示范区评选建设,首次联合表扬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积极参与涉外知识产权谈判、国际交流和相关法律修改。联合挂牌督办3批150件重大侵权盗版案件,加强对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协同保护理念,实现同频共振,推动形成大保护格局。

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

到餐馆就餐,扫码点餐已经成了司空见惯,面对扫码需授权同意商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操作,不少人选择了默默接受。在典型案例中,就讲述了孔某诉北京南锣肥猫餐饮有限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的一起案件。北京南锣肥猫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推出了手机扫码点餐服务,要求消费者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进行线上点餐。若不同意授权获取个人信息,则无法使用该服务。孔某在被告门店用餐时选择了手机扫码点餐,并在此过程中成为公司的会员。后来孔某取消关注公众号,发现个人信息仍被保留在被告处,无法自行删除。孔某因此将被告告上法庭。2023年10月20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向原告书面告知处理孔某个人信息的范围、方式,向原告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原告公证费五千元。

上新219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38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

经查,谢强身为长期从事检察、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丢弃红色基因,丧失理想信念,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违规享受购房优惠,无偿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安排他人支付个人费用,对子女不实际工作获取薪酬知情未予纠正;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丧失纪法底线,大肆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司法活动;家风不正,对家人失管失教;执纪违纪、执法犯法、以案谋私,严重践踏职业操守,利用职权为他人在项目承揽、投资入股、案件处理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严重损害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形象和公信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