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在线Sm

时间:2024-06-02 14:33:48 作者:4条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高铁线路相关车票6月1日起发售 浏览量:62135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殷立勤)记者1日从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获悉,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等4条高铁将于6月15日实行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相关列车车票6月1日开始发售。

  据了解,调整后,上述列车车票执行票价将以铁路12306和相关车站公告的公布票价为上限,综合考虑区域、淡旺季、时段等因素,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对一些停站较多、方便沿线旅客的列车车票进行较大幅度打折,最低折扣5.5折、较原票价低34%;对一些旅速较快、长期供不应求的列车车票不打折,较原票价高20%,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公平合理的原则。

  记者当日在12306官网查询发现,以6月15日的沪昆高铁沪杭段(上海到杭州)的高铁列车已经执行灵活票价。比如,上午6时48分发车的G7501次列车,运行时间59分钟,二等座票价6.7折、58元;10时12分发车的G7507次列车,运行时间52分钟,二等座票价8.4折、73元;13时31分发车的C405次列车,运行时间1小时40分钟,二等座票价9.1折、47元;14时04分发车的G7315次列车,运行时间1小时3分钟,二等座票价为原价87元,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车次所有车票均已售罄。

  为何部分高铁列车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对此,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大数据分析,目前高铁客流表现不均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不同日历客流差异大。节假日、双休日旅客发送量一般为800万~1800万人,而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则在600万~1200万人,峰谷差近三分之一。二是不同停站客流差异大。列车途中停站多少、旅行时间长短,对客座率影响明显。以武广高铁为例,因为执行同样票价,G883次在武汉站至广州南站间,中途停2站,旅行时间为3小时54分,平均客座率达到94.2%;G1135次中途停7站,旅行时间为4小时39分,平均客座率仅为54.6%。三是不同时段客流差异大。因为票价无差异,早7点前、21点后开行的高铁列车客座率普遍不足60%,明显低于全路高铁列车73%的平均水平。

  有不少旅客担心,在此次票价优化调整的4条高铁平行线路上,普速列车是否会减少开行数量?对此,朱文忠表示,考虑到铁路运输服务的普惠性、均衡性、可及性,铁路部门始终保持着普速旅客列车的开行规模。此次对票价优化调整的4条高铁平行线路上的普速列车开行数量没有调整计划,现有京广铁路武广段普速列车112对,沪昆铁路沪杭段普速列车77对、杭长段75对、杭甬铁路14对仍将继续开行。

  事实上,此次4条高铁列车实行市场化票价之举并非国铁首次尝试。2020年以来,先后有京沪高铁、厦深高铁、成渝高铁、南广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等多条既有线路实行了市场化票价机制,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同步实行了该机制。朱文忠表示,该机制使价格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引导了旅客错峰出行。比如,2020年京沪高铁开始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其中,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的G19次和G149次两趟列车,G19次中途停2站,旅行时间为4小时28分,之前平均客座率为94.3%,之后平均客座率下降为90.3%;G149次中途停10站,旅行时间为6小时2分,之前平均客座率为62.4%,之后平均客座率上升为73%。(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实施百日 闽台往来更加便捷

从军营村流出的山泉滴水成河,流入厦门市最长的河流东西溪,一路向海,最终汇入厦门同安湾。曾经的东西溪,因为上游生活污水收集不全、农业种植养殖污水排放等原因,水质无法保障,也影响了同安湾的环境。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专项赛正式启动

赵乐际表示,中摩是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的战略引领下,中摩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愿同摩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夯实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阿、中非集体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中国出台首批针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已设置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医联体超1.8万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超过3000万,已有30个省份建成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设置2700多家互联网医院。

1至8月中国共完成环评审批8.09万个 涉及总投资14.7万亿元

丁金坤也指出,过度劝酒与杨老二的死亡,很有可能有因果关系,因此过度劝酒需要承担过错责任,赔偿一定比例的损失。杨老二自己未能控制好酒量,也要自负部分责任。(完)

民航局:2023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有38个

比如,就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轨迹而言,从石器的使用到铁器的生产发明,从石犁、铁犁、曲辕犁的更替到都江堰、坎儿井的修建,这些农业器具和水利工程,见证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归根到底得益于中华先民的主动创新精神。再如,中华先民从结绳记事再到根据图画,发挥想象创造出甲骨文,后经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汉隶、楷书的演变,最终让汉字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