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调教视频百度云

时间:2024-06-02 17:04:16 作者:如何帮助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 浏览量:91899

  “青少年要勇于拒绝第一支烟,主动远离电子烟,争做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的一代新人。”5月30日上午,北京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支修益在宣读“控烟更有为 携手向明天”无烟北京建设倡议时说。

  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今年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关于吸烟对青少年带来的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肖琳介绍,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使人成瘾,一旦成瘾很难戒掉。有研究显示,尼古丁会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会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增加他们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吴翔天说,2019年国务院启动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中,将控烟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展示了我国政府控烟的立场和决心。

  要做好青少年的控烟工作,离不开成年人的“从我做起”。据2018-2019年中国健康素养调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研究团队对近8.5万名20-69岁成年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吸烟人群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率高达49.7%。

  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肖丹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加强对烟草依赖这种慢性疾病的科普,力求使公众像认知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认知烟草依赖也是一种慢性疾病。” 肖丹表示,烟草依赖的患者应主动前往专业戒烟门诊就诊。

  中日友好医院戒烟门诊医生程安琪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吸烟者走进戒烟门诊,他们戒烟的主要原因包括备孕、查出肺结节等。

  目前,我国的控烟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从2018年的26.6%降至2022年的24.1%,中学生吸烟率从2019年的5.9%降至2021年的4.7%。

  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立法10周年。该条例规定,北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继北京之后,上海、深圳、杭州等20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全面控烟条例。10年来,北京市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由控烟法规实施前的23.4%下降至19.9%,青少年吸烟率降至1.1%。

  根据国家的监测数据,我国青少年吸卷烟的情况明显改善,然而“和既往的调查相比较看,(吸)电子烟率略有上升。”肖琳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

  家庭处于控烟立法的“死角”。肖丹表示,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出现的行为可以持续一生。研究发现,健康行为具有强大的代际传递性,如果父母吸烟,就会导致子女“有样学样”,如果父母带头戒烟,也会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父母需要带领子女一起,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黄循财宣誓就任新加坡总理 中方祝贺

需要注意的是,LPR调整后,用户房贷利率并非立即调整。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来说,房贷利率的重定价日是每年的1月1日或贷款的发放日(不同银行政策不同,用户可在签订贷款协议时进行选择)。因此,存量房贷的调整将在下一周期执行。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驳斥美日领导人会晤涉华消极言行

助力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实践。2024年第一季度,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6.82亿元,“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26.77亿元。2024年,平安获得晨星Sustainalytics ESG评级“低风险”、17.0分,分数排名中国内地保险企业第一。

全球同庆中国年丨红灯笼、中国结,传统年俗海外传递中国年味儿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评《我的阿勒泰》:乐见有创造力的文学“魔改”

今春20位台湾青年随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到大陆寻根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也为不少在大陆求学的台湾青年乐见。13日至14日,30位台青受全国台联邀请赴毛主席纪念堂缅怀学习、观看科技创新主题音乐剧《亦梦亦真》、登香山踏春赏青,其间向记者分享对两岸青年交流的看法。

融入时代芳华 《十月》举办诗人海子纪念活动

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关键点,所处区域的海水上溯与水位频繁变化环境会使枢纽船闸结构受到氯离子侵蚀,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成为关键技术难题。由平陆运河集团及黄河勘测设计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八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等参建单位组成的建设管理团队坚持科技赋能运河建设,在5个月内为混凝土制定了10余个“配方”,进行了近200组试验,600余块试块测试,并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超百年长寿命混凝土高耐久性成套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功能化设计与智能温控技术等研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抗侵蚀抑制剂,有效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及抗腐蚀能力,解决了青年枢纽咸淡水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效果分析,采取布置集咸坑等工程措施,有效抑制盐水上溯影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