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护士白丝美脚脚交在线视频

时间:2024-07-06 00:37:59 作者:(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浏览量:69613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今年入汛以来,中国极端天气频发。6月,华北、黄淮等地干旱快速发展,长江流域遭遇历史同期第二多强降雨。中国粮食安全会否因此受到影响?

  进入夏季,中国出现“南涝北旱”现象,南方强降雨具有极端性。据气象部门统计,6月10日入梅以来(6月10日至30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49.2%和18.6%。强降水造成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安徽、湖北9省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南方强降雨主要影响水稻生长区,水稻是水生作物,洪涝灾害对其影响不大,且当前尚处于年中,随着后期加强补种和技术干预,仍可挽回一定损失。“作为重要口粮之一,中国稻谷库存充裕,南方洪涝灾害对中国大米安全供给影响比较有限。”

  与此同时,华北、黄淮、江淮持续少雨高温,干旱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面临挑战。李国祥认为,6月干旱正值小麦收获季后期,对其影响较小。旱情主要影响玉米夏播时机,由于后期天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应重点关注其对夏播的影响。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20%以上的夏粮今年丰收已成定局。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展望后期,能否保障全年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水旱灾害对其影响如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目前秋粮玉米正处于出苗和生长期,水资源保障十分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大中型灌区水资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75%以上,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从整体情况判断,尽管水旱灾害频发,只要应对措施得当且不发生大面积极端变化,不足以影响今年国家粮食安全,不用过度担心。”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也是农业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极端天气频发之下,官方已行动起来,采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农田水利调控、农业技术减灾等多种措施减轻灾情损失,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姜文来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抵御水旱灾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至2022年,中国平均每年因旱灾粮食损失为223亿公斤,而2013年至2022年平均因旱灾粮食损失为136亿公斤,粮食生产抵御旱灾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干旱、水灾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挑战也在加剧。

  李国祥表示,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细化各项应对措施。如以前通常是“南涝北旱”,在极端天气影响下,现在北方也易出现极端暴雨。去年华北地区遭遇的严重涝灾,就提醒北方地区要加强排灌系统建设。

  姜文来提醒,应对极端气候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仍然任重道远。要强化现代化手段,加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首个海上载人吊篮行业安全标准在广东阳江发布实施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倪迈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洪涝灾害频发,气候变化使这个挑战变得更大,中国很多治水经验值得与世界分享。中国治水的同时也利用水,一些工业废水处理等节水项目有效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值得学习。

上博展陈中国古代雕塑通史 曾流失海外文物首亮相

技术突破创“新”,产业升级提“质”。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互动

据了解,2018年民盟浙江省委会与金华兰溪范院坞村结对,开启了一段共绘振兴蓝图的佳话,从此各级民盟组织和民盟盟员就成了范院坞村的常客。

县城整治医药腐败,数百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

王毅说,当前,中美关系总体止跌企稳,但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态度、立场、要求一以贯之,始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始终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始终主张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 推广至老挝等多国

今年,爱尔康在进博会全球首发屈光手术“黑科技”Wavelight Plus全光塑。Wavelight Plus全光塑是第一款真正实现全眼个性化的屈光治疗术式。使用突破性技术,搭载全球首台可采集患者全眼光学数据的设备,可生成3D虚拟全眼模型并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近视及散光治疗方案。简化手术方案设计,帮助医生缩短手术规划时间。最近一项针对使用Wavelight Plus全光塑的患者的研究显示,他们的术后视力普遍超越了术前最好视力,实现了更好的术后视觉体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