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重口女王

时间:2024-06-02 08:00:29 作者:(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浏览量:87416

  中新网常州6月1日电 题: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作者 肖玉笛

  2023年常州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67.8万辆,产量翻番,出口百倍增长。常州正站在新能源的风口,御风而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5月31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并完成高质高效的生产。

  步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象灰和黑色经典配色的理想L6车型。在这里,平均每72秒下线一台汽车,一天能下线800台左右。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也正式下线。

5月31日,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将成为理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仅体现在汽车本身,也体现在一个企业对于工厂的定位。他认为,工厂不再是生产的场所,而是可持续更新迭代的产品,在不断数字化创新中打开汽车生产的新局面。

  区别于传统汽车生产车间的嘈杂和人员繁多,理想车间内整洁有序,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喷涂等多项工艺自动化率达到了100%。两个6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仅仅50秒便将一个1.26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安装完成。

  理想焊装车间工艺质量总监吴锦文是一名在理想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在他看来,理想对生产线有着极致的追求。从生产理想ONE的车间升级为生产L6的车间,其综合自动化率已经超80%,高出过去约10个百分点。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艺经理李德裕表示,基地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达到中国国内一流水平,通过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大脑Li-MOS系统,以及连山云端预警系统等,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保障了高效生产和车型质量的豪华品质。

  2023年理想常州工厂完成对车间的产能升级,在更换车型以及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理想也在反哺常州。

  李斌去年10月表示,截至当前,该厂大约有30%的零部件来自常州采购,与众多配套供应商建立了本地化供应关系,并在周边地区建立了工厂。此外,还有一些自研、自制的关键、核心零件也会放在常州。

  事实上,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布局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年,才能坐热冷板凳。

  目前,常州已经实现由理想、比亚迪两大整车“链主”与动力电池龙头,牵引多个零部件配套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悉,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居首。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常州,激发创新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CPI同比持平 未来将缓慢回升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杨天梁:通过发射场的建设和数据接收,把很多的相关产业都吸引在海南来落地,把整个的商业航天生态打造起来。

《大美云南》:“活·力”

粮食应急保供重在“快”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基本建立了涵盖储运、加工、配送、供应等各个环节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链条优化、衔接顺畅、运转高效、保障有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储运企业4896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678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3607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56760个,粮食应急加工能力每天168万吨,可满足全国人民2天需要,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微视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谋划推动

这几天,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福田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数台挖掘机轰鸣运转,经过田型修整、水渠开挖、生产道路修筑后,600余亩零碎、小块、耕作条件较差的耕地,将变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农田。

全国7名优秀老兵在广州分享精彩故事

4月19日电 据韩联社、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韩国政府向罢工医生做出了首次让步,以结束因提议增加医学院入学人数而引发的长达两个月的罢工。

文旅部:“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95亿人次

“弥陀山下芦家窑,转瞬之间换新颜;村庄改变旧面貌,一幅美景呈眼前;喜看村庄新变化,全靠党建杨指导……”这是芦家窑村村民们编的顺口溜,村民们说的“杨指导”,就是今年已85岁的杨文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