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踩踏之家美女论坛

时间:2024-07-09 01:34:39 作者:江苏扬州聚焦“三个名城” 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 浏览量:59527

  中新网南京7月8日电(记者 徐珊珊)江苏省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7月8日在南京介绍,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三年多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达74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前20。

  当天,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六场——“实干争先,以‘三个名城’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张卓君 摄

  扬州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高端装备产业入围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扬州启动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布局域外创新中心11个,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扬州)专项母基金在全省率先完成注册设立。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潘国强表示,扬州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坚持以新化旧、先立后破,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扬州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的“好地方”,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国家二级标准,长江扬州段水质达Ⅱ类。坐拥“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城市名片”,扬州2023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创历史新高。

  扬州作为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城市,如何守护一方碧水清流?近年来,扬州制定“一湖一策”工作方案,持续实施长江、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长江扬州段退让生产岸线6.3公里,复绿152万平方米,生态岸线占比从2018年的47.5%提升至56.9%。

  “下一步,扬州将聚焦长江、京杭运河以及高宝邵伯湖等重要水体,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修复,到2030年,努力将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打造成为淮河流域最具生态价值的美丽湖泊,确保2024年底前长江、淮河流域问题排口整治清零。”潘国强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可持续农业与粮食安全项目研学班南宁开班

据介绍,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的开行,为沿线地区的企业开辟原材料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大幅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开发境外市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的常态化开行,将进一步深化以铁路口岸为枢纽,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建立“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的国际运输新模式,使物流运输从单一的中老、中欧等“小循环”,变为中国—欧洲—东盟的“大循环”,进一步激活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力,助力打造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完)

福建侨乡传统游神“火”出圈 年轻村民创新神将成网红

阅读关乎青少年成长,更事关国家民族未来。放眼全国,“书香校园”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在一次次与书本的邂逅中,广大青少年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远的未来。

尝试社会化办训 上海探索都市冰雪运动发展新路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良种、良机、良法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春管春耕一线,农民辛勤耕耘,农机驰骋沃野,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广袤田野奏响了科技春耕“进行曲”。

免签与出入境政策“红利”不断“变现” 出行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但朱鹏觉得自己是老板,出于年轻气盛,他故意为难小周,将招聘门槛提高,除了要有无人机操作执照,还要有车辆驾照。小周临走时,希望朱鹏能给他一段时间去考驾照。拿到驾照那天,小周急切地给朱鹏打电话:“这次可以要我了吧。”朱鹏很感动,真诚地邀请小周加入公司,并且给他最高待遇,因为小周身上的那股坚持和韧劲让他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发工资那天,小周对朱鹏说:“你是第一个为我在上海交社保的人,这感觉太好了!”

“天网2024”行动正式启动

4月25日电 最高检4月25日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白皮书显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加强。检察机关积极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2021至2023年,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分别为1150件、1484件、3008件,同比分别上升1.2倍、29%、1倍;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纠正漏捕分别为241人、119人、212人,2023年同比上升78.2%;纠正漏诉分别为370人、828人、1714人,2023年同比上升1.1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