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跟扎马眼

时间:2024-06-02 16:06:36 作者:支教学生用5分钟短片讲述蒙文春联背后的“铸牢”故事 浏览量:16840

  一只羊角是蒙古族小男孩巴特尔手中的“笔”,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的雪地,则是他的“纸”。站在这张白茫茫的纸上,巴特尔正学着写下一副“蒙文春联”……

  这一画面来自名为《春风吹又生》的5分钟短片。不久前,这部由华中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拍摄的短片,获得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板块的最佳作品奖。

短片《春风吹又生》海报。受访者供图

  全片以“蒙文春联”为线索,讲述了12岁的巴特尔向蒙古文书法传承人巴音达拉学写“蒙文春联”的故事。

  白节是蒙古族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近年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中出现了不少新内容,贴对联就是其中之一。在博州,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喜欢贴蒙文春联。巴音达拉介绍:“很多蒙古族牧民认为,门口贴上蒙文春联会更有‘家’的感觉。”每逢过年,巴音达拉便用蒙文书法设计出不同的春联,送给当地的农牧民。他还利用周末在博州青少年宫为当地的孩子开设免费的蒙文书法课,教他们写蒙文春联。

  这件事引起了从武汉来的支教学生们的兴趣。“我们的服务地是有着35个民族的城市,援疆支教让我们为这里带来了新的知识,但同时,当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也在滋养我们,所以我们想把看到的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短片导演余典说。

余典(右一)在拍摄现场为演员卓玛讲戏。受访者供图

  在拍摄短片的过程中,支教的学生们一次次被感动:阿丽腾阿姨临时改变家庭活动,只为给摄制组提供拍摄场地;巴音达拉老师开着随时会陷入泥地的二驱车,也要坚持接送摄制组……

  短片中,扮演巴特尔的小演员银子贺来自多民族组成的融合家庭:爸爸是汉族人,妈妈是蒙古族人,姥姥、姥爷也是蒙汉结合。据悉,在博州,和银子贺一样,蒙汉结合的“多民族融合家庭”还有很多。

  “石榴千房同膜,是友谊、团结、亲密无间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显化,也是我们拍摄《春风吹又生》这部短片感受到并想与大家分享的。”余典说。(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地震时天空闪电不停 民众惊呼“黑夜变白天”

解说】从事相声表演研究40多年的刘增锴,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曲艺文化交流,早在2005年就率台北曲艺团首赴大陆交流演出,并登上2006年春晚表演相声。在刘增锴看来,近年台湾曲艺市场逐渐式微,缺乏年轻人传承是关键,带着年轻演员来到大陆,感受曲艺活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自己之所以要努力发扬传统曲艺,就是想为台湾喜爱相声的观众继续坚守。

天津主要行洪河道水位持续下降

“一台机器一天可以移栽20至30亩,效率高,机械移栽的番茄,缓苗快、生长好、成熟一致性好,适合机械采收,不仅降低种植成本还减轻了田管难度,有效提高了种植收益。”种植户李继军一边指挥移栽机作业,一边介绍说。

河北“太行水镇”:“恋乡”深度体验游火爆

田玉震指出,广东省与圣保罗州是友好省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经贸往来频繁。东莞市与坎皮纳斯市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包括中广核、招商局、比亚迪、华为、中兴、TCL、格力等多家广东企业选择在圣保罗投资兴业,相信广东省将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不断深化拓展与圣州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推动中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举行高技能人才宣讲

“蚂拐”是壮族人民最为崇拜的图腾之一,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民众通过祭祀“蚂拐”,预测年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蚂拐节”主要有找、祭、孝(葬)“蚂拐”等内容。

寒潮降临 湖北襄阳为户外从业者“流动送暖”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等嘉宾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辽宁出版集团主题出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研讨会是推动辽宁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探索。近年来,辽宁出版集团在主题出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持续深入推进,通过顶层设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大局,作者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权威性,立题选材起点高站位高,出版内容文质兼美,为主题出版走向大众,充分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创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